首页

广州小丝女王

时间:2025-05-29 13:59:49 作者:两岸人士:岛内政治操弄无法撼动中华文化根基 浏览量:55907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朱贺 李雪峰)“文化岂是说‘去’就‘去’的?端午节临近,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,大陆有‘甜咸党’之争,台湾有南北粽之分,虽有差别但大同而小异,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,共同的文化寄托。”

  28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,大陆文化学者蒙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。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“去中国化”,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连结,而参加本次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,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,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,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。

  蒙曼说,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,如今外部挑战纷起,两岸更应携手应对。历史经验表明,最能团结人、引领人、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,“它是两岸独特的基因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并非有些人说消除就能消除的”。

 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杨渡认为,文化从来不是两岸间的阻碍,短期内,一些政客似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采取阻挠手段,但长远来看,文化力量很难为政治左右。

  他举例道,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,宝岛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遇文化断层,但无数民众在光复之日表示“重拾尊严”,感慨“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”;又如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交流前隔绝数十年,但往来之门一旦打开,民众就自发返乡寻根、祭拜祖先;再如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推广的所谓“本土文化”,其实都是根植于中原的河洛文化,核心仍属中华文化。

  杨渡说,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,具有如此丰厚的生命力,难以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撼动。

  “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和养分,是两岸交流最有力的桥梁和工具。”峰会期间举行的文学论坛上,台湾诗人陈义芝如是发言。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也表示,透过写作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跨越两岸、恒久绵长。

 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祝勇近年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展开创作,越发感到两岸故宫互为补充,缺一不可。他认为,两岸故宫收藏的历代文物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有力见证,都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,宣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

  从台湾端午粽子的南北之争,到台北街头汉服青年的衣袂飘飘……在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看来,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存续更在于其现代化传承。他说,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,目前只是囿于某些因素未得到大力推广。

  作为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,方文山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,他欣慰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。“汉服没有门槛,年轻群体穿起来不会感到突兀,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。”他认为,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“入圈”,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,进一步把握文化归属感、民族认同感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、管委会原主任张会祺被查

“政府把古城修缮得很好。”哈里吉国际时事传媒摄影师布拉克·迪瓦尔奇认为,“喀什古城的危旧房改造,不仅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,而且还极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文化特色。”

东盟青年代表广西考察水域环保 叹山水相映景色美

在文明旅游主题区,去“诗词里的中国河山”里感受诗意中国;到“文明身影”区域里寻找红领巾们助力文明的身影;在“星星的故乡”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放慢脚步、品味生活;在“文明用餐”主题区,“文明用餐连连看”“文明餐桌礼仪对对碰”“文明用餐标语我来拼”等活动趣味十足;在文明交通主题区,“文明出行飞行棋”酒驾模拟体验等创意十足的互动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,通过事故案例让市民游客认识到酒驾醉驾、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危害。

【两会Vlog】小新带你感受中国法治建设的速度、力度和温度

“新奥集团投资14.5亿元规划和建设了新智感知科技产业园,并投资超1.2亿元建设了超8000平方米,配备EMC暗室、OTA暗室等高端检测能力的检测中心,有助于在京津冀地区形成更大生态圈。通过园区内的检测中心检测产品,可将产品从研发到产出样品的时间节省约3个月。”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帅宇说,“园区引入了北京智芯传感技术有限公司、上海复旦微芯片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,用生态模式初步实现了产业链的打通。此外,我们还充分利用天津研发实力和产业基础优势,和天津大学合作共建‘天大-新奥物联感知研发中心’。这次合作机制以‘揭榜挂帅’为主,开展深度合作,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。”

《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》(法汉对照)全球首发式在巴黎举办

目前,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聚集近400家相关企业,其中包括规上企业130余家;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累计培育了相关上市企业2家、全球独角兽企业2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,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火炬企业97家。

谱写中部崛起新篇章

同场呈现的《汉字青春——青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》,则邀请百位两岸12岁至25岁学子共同参与,其中台湾青少年作品60件,大陆40件。主办方表示,希望两岸书篆“新血”以艺会友,尽展书法功底与创新精神,为汉字艺术注入年轻活力,也让大家看到年轻一代传承汉字艺术的热情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